台灣的IT產業(或資訊軟體產業)扣除維護人員,真正軟體從業人員只有三萬多人,大部分都是在從事軟體開發專案工作,這樣的產業由於先天不足加上後天失調,一直是處於青黃不接的狀況,更別說要建立軟體產業文化、與國際接軌、或是與印度和中國大陸抗衡了。
這一群沒有產業文化大傘保護的軟體從業人員,缺乏合理的工作環境和條件,以及社會對其貢獻的認同肯定。長時期超時工作,成了老板(專案經理人)壓榨的對象。天天做專案,卻從來不知道要管理專案(那是專案經理人該做的事...)。系統出問題最先捱罵的是他們,半夜趕工修改系統的也是他們。久而久之,人人滿腹牢騷,尤其對半調子的專案經理人充滿敵意。
PMP®(國際專案管理師)證照自2002年引進台灣已有6年以上的時間,原本於2005年底時,全台灣只有499位PMP®,但歷經三年的時間,到2008年11月份台灣的PMP®人數已經突破5,000位,三年來成長十倍,可見PMP®是近來最夯的IT及管理熱門證照。相信未來五年內必可突破三萬人。
PMP®證照已是發展趨勢,專案管理知識與技能則是專案經理人競爭的利器,而PMP®證照更將是企業選擇人才的評量標準,傳統管理及運作模式將因專案經理人國際化而逐漸式微,台灣若要迎戰這激烈的競爭環境,專案管理知識與技能的提升及PMP®證照的認可已是唯一的途徑。
PMP®證照的異軍突起所帶來的嚴肅課題是我們到底要讓這三萬名軟體從業人員,學習專案管理知識與技能,輔導他們取得PMP®證照,或是從市場中另外培養一批沒有多少專案經驗只會考試的投機者?這取決於軟體從業人員是否仍然願意把專案管理大權拱手讓與他人?
請告訴我,軟體從業人員再怎麼辛勞地從事軟體開發專案工作,如果沒有好的專案經理人,受害最大的還是軟體從業人員自己。既然如此,軟體從業人員為何不在未來五年好好加強專案管理知識與技能,取得PMP®證照,進而自立自強靠自己的力量改善軟體開發專案環境,建立軟體產業文化。